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43|回复: 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也说说组培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3 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岩鸣 于 2011-3-3 23:44 编辑

这几天关于组培的矛盾终于爆发了,这样也好,很多事也就都展现出来了,大家也都看得很清楚了。
支持组培的一方,和不支持组培的一方,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重复的话题我就不说了,说几句我自己的观点。

我对组培的态度,其实并不是很多朋友想象的那么力挺,而是以此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看待。至于组培产量问题我并不关注,也没兴趣做生产性组培快繁。

下面谈几个的争论问题,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1. 组培苗生长慢、性状改变的问题

    植物的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而表现型则是由于基因-环境互作所形成的,这段话高中生物学书里就有。
深入的说,植物很多性状的表现不是单一基因导致的,都是多基因互作。本次议论的关键问题在于万象、玉扇的纹路能否正常表现,那必须回归到纹路形成的机制上去探讨。白线纹是一种异化的叶脉(以前我在多个帖子里都谈到过),叶脉本质是维管束,而多肉的异化叶脉则是凝集的维管束。通过组培平台,我们观察到叶脉的形成往往作为两个生长素高积累点的桥,多个积累点诱导这些桥的形成,最后分布为复杂的异化叶脉,即白线纹。这一点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在组培平台上观察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就是用三碘苯甲酸(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促进积累)加入到培养基,万象的白线纹就会出现紊乱或者早现。与白线纹对应的是绿纹(或许是紫纹,这取决于细胞对光的敏感度和是否分泌花青素),它是叶表皮细胞的异位分布,本质是叶原基发育的时候,叶表皮细胞伴随异化维管束分布,这种现象是细胞快速分裂和对细胞分裂素受体敏感度的差异导致的,如果也要在组培平台验证的话,搞组培得人会发现绿纹多的十二对细胞分裂素非常敏感,给予很低浓度就可以达到脱分化和增殖。如果在生长素存在条件下,给予较高细胞分裂素可以极大限度的诱导绿纹出现。这种诱导有时候会固定(因为细胞分裂素受体降解机制的一个突变),所以组培会形成浓绿纹的突变体(比如超级绿岛和R2的区别,二者都是源自R2组培),这个突变点可能是细胞分裂素受体蛋白结构的一个改变,逃避了蛋白降解机制的影响,我正在寻找这个突变的DNA位点。说到这里,我想已经很明白了,花纹是受控于激素状态的,换句话说受控于植物本身的激素浓度和感受度,这与外界环境的作用密不可分(外环境是使得植物激素变化的根源)。根系好与坏、环境的变化或者特殊都会导致花纹变化,我想这个问题养过十二得人都会知道。非要苛求一摸一样的花纹,就如同克隆人要获得一样的性格、说一样的话。

    组培苗的突变有一定概率,这个概率即便我们按百分比计算,绝大多数也是符合母本基因的。当然实际上,变异比例有多大是因品种而异的,一个稳定的工艺化组培变异率是很低的。有朋友给我看一些其他植物的组培变异,我个人理解这要比较详细的划分才好,并不都能归因于组培过程。为什么呢?组培往往都是源自一块儿组织(开始启动时候我们用很多块,但是到最后往往只选择最先分化芽的那一瓶,很少有人会专门留意多点组织取样组培。)那么源自这一块儿组织的苗就一定能完全代表母本特征吗?这个是不好说的,最典型的就是嵌合体问题,上次douhao大给我看了一个长寿花组培后,重瓣变单瓣的现象,我个人觉得还是像个嵌合体分离的问题,如果有机会我非常愿意做一下这个样品的染色体组分析或者跑个DNA指纹看看。嵌合体之所以在组培条件下会被筛选,原因在于不同来源嵌合细胞对激素敏感度的不同。说到这,我是想说,组培变异很复杂,变异出现不出现相当一定程度取决于组培什么品种,而不只是组培技术(组培技术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两个激素的调控,除非这人变态,否则都是按文献和教科书使用激素,都在正常范围内),具有嵌合特性的植物容易发生组培突变,比如组培自发锦的出现,嵌合包括细胞嵌合和细胞内质体嵌合。这段的意思就是说,组培植物都是来自母本的一块儿组织,如果这个组织不能代表母本,就会出现与母本的不同。叶插、侧芽同样也是来自于母本的一部分,并不是母本的全部。

     为什么组培苗会出现一些生长迟滞、花纹变化的现象呢?这种现象在组培苗初期生长时是可以出现的,而成年后则基本不会出现,我在很早很早的帖子里谈到过,记得是在仙人。刚才铺垫的两段其实已经有些提示,组培苗之所以生长迟滞,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异养环境下吃糖吃激素长起来的缘故,所以组培苗有个硬化的说法,硬化就是希望脱掉这个依赖。但是硬化本身没有一定严格界定,各方标准也不一致。一般来说,组培苗的生长迟滞容易发生在栽培环境差异较大的环境下,尤其是湿度低、土壤颗粒大的条件下,组培苗的迟滞更加明显。组培苗的根系刚开始是须根,需要经过1~2个生长季才能过渡为正常粗根,这是因为根源基受激素作用导致的维管束异常,当新的根源基(叶腋)形成,根系就可以正常化。根系正常化是花纹呈现的前提,一些生长快速的品种,如白银寿、银世界、部分扇子品种都可以在硬化后快速出现白点白线特征;而万象由于本身生长缓慢,叶子的发育有个主观上的迟滞(比如我们春天换盆切根,影响的叶子花纹出现在秋天甚至翌年春天,而不是当年春天),这就形成了花纹出现晚的情况,但也并不是所有万象都这样,比如雪国还是出纹很早的(见贴后图片),欧若拉就出的很晚(我的组培苗到1年半
的时候才刚展现)。组培苗如果不经过切根、切茎,残留的异常根源基会影响这个植物很久,甚至数年,这是因为老根在的时候新根发育是受到负反馈抑制的,这种根系之间的“斗争”会导致植物根系分泌的细胞分裂素呈现波动改变,影响花纹尤其是绿纹,这就是为啥有的朋友说组培紫禁城花纹经常变化的问题。我给个建议,就是夏休眠后,把植物基部和小叶都切掉重新发根。紫禁城绿纹和“泡”的形成取决于根系分泌细胞分裂素刺激叶原基的量和持续时间,如果量大绿纹就多,如果持续久则泡就多,换个表述就是新发根后的叶子往往绿纹就多,如果新发根持续旺盛且根毛越发浓密,则泡会逐渐增加。有的朋友栽培十二总是处于反复发根的情况中,因为栽培导致根系经常死亡,所以这样的话绿纹肯定就会多且不规律,而很少出泡。  在实际情况下,除了我说的这种情况,还有另外两种机制也会导致绿纹和“泡”比例的改变,一个就是细胞分裂素受体的变化,另一个就是光照直接作用,这些以后再慢慢说。



2. 组培的性质

   组培只是一门技术,一种繁殖手段而已。 组培只解决幼苗的繁殖,无法替代后期的栽培。组培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繁殖手段,但是并不等于高产量,而高产量才有可能低价。我想未来只有像沈阳那样做组培普及化,才有可能使组培苗价格真正降低,并不是每个组培者都有这个能力的。以我来举例,如果我去做工厂化快繁,也可以组培很多苗,但是我自己没温室没地方养大,所以也无法提供那么多的商品满足市场。

   组培不是变魔术,不是脑袋一想天上就能掉下来,而是同样需要组培者的劳动创造的。其成本只有随着产量增高才会下降,但也只是指得到苗而已,后期的养大和商品化是十二组培化生产的最大的瓶颈。我倒是很期待市场未来能有一种衔接,有人来做组培苗,同样有人来种大它们。这样才会真正实现平民价。反之,其实组培只是一种繁殖方法,没有绝对优势。就像Nishi网站以前那段话说的,组培技术其实只是在常规繁殖无法满足市场要求时候提供帮助的技术而已,不可不说国内的组培炒的比价格还热,炒组培的结果只能是砸市场,败毁爱好者的兴趣。非一个商人所为之事。如果我真期望从组培上挣大钱,我不会告诉大家组培是怎么回事。

3. 组培苗的界定问题
   
   现在有个趋势,就是凡是养不好的植物,没长好的植物一律是组培的。这个现象我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我也致力基于表观遗传学技术来鉴定某个植物是不是组培的,这样大家可以真的来分析分析了。作为出售者,明确标注是不是组培不只是责任,更是个道德问题,我始终是大力推崇公开植物组培苗身份的,并且目前据很多朋友说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在出售植物时标注是组培苗的人。我个人组培的植物不多,目前算来,就是银河系白银、银世界、写乐(2004年种)、欧若拉(2008年种)、雪国、荒矶这几个。毕竟个人地方有限,且兴趣不在单纯组培上。这里附带说明,诱锦不是组培,这经常被混为一谈。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砍头或者叶插使用细胞分裂素的问题,如果使用过细胞分裂素,这种苗虽然不是组培的,也会出现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发根也比较细、散,甚至比组培苗还不易恢复。除非喷施生长素来对抗这种激素效应残留问题,可以纠正这种作用。据我所知,使用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萌生的人是很多的。所以,如果使用过细胞分裂素促进形成的侧芽,如果这个侧芽没有正常化根系,则非常有必要在出售时说明(使用激素的植物说明这方面我注意的也不够,这里也表示诚挚的歉意,按照我一贯的补植物承诺来补救所有的类似问题)。


4. 组培的意义

    组培的意义绝不只是在快速繁殖,它其实就像一个窗口,能让我们看到很多花盆里看不到的现象,实验很多花盆里无法实现的干预,从而获得对机制的认识。组培还可以和很多生物技术衔接,比如跟杂交结合则有助新品种的培育,跟分子生物学结合则有助斑锦的获得等等,其实潜力无限巨大。如果这些优势能和我们国内大仙们的栽培和育种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我想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发展途径。如果大家愿意秉着探讨的和谐态度来关注组培技术,我是非常希望这些技术和理论能真正的为各位大仙的栽培和育种提供些许的帮助。

    记得有个朋友说:组培好不好,关键看怎么用。我非常赞同,更希望大家一起来商讨它该怎么用。

    以上言语是否属于忽悠,个人心里自有评论,这些理论也不可能是两张嘴皮一碰就能忽悠出来的。至于愿不愿看“学术”句子,那就取决于个人了。
2#
发表于 2011-3-3 22:30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3#
发表于 2011-3-3 22:32 | 只看该作者
严大的沙发我来搞一下,哈哈,多上点家里的东西以后,老看你文字的东西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22:33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发过组培苗的帖子,大家可以搜搜。

这次针对白线纹的问题发几张雪国组培苗,图是山西一位朋友09年从我这购买养到现在的,当初只有1-2cm很弱的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发表于 2011-3-3 22:4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论坛越来越专业了
6#
发表于 2011-3-3 22:4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有个趋势,就是凡是养不好的植物,没长好的植物一律是组培的。”  这个我也感觉到了。。。
7#
发表于 2011-3-3 22:44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纯支持
8#
发表于 2011-3-3 22:46 | 只看该作者
前排占座
9#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22:54 | 只看该作者
前排占座
大脚猫 发表于 2011-3-3 22:46



    别光占座。。。要互动一下。。。对你来说,我可是植物学的外行。。。
10#
发表于 2011-3-3 2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沐槿王孓▌ 于 2011-3-3 23:05 编辑

写那么多 一下子消化不掉, 我考下来慢慢研究!

论坛需要这么专业人来写这么个 专业的讨论帖~

丰富下我们的园艺知识,期待以后中国的园艺 也能扬眉吐气!

谢岩哥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5-4-20 21:32 , Processed in 0.045304 second(s), 8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