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79|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组培的个人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5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岩鸣 于 2010-10-25 17:38 编辑

再开一帖吧,可能回复方便些。

僵尸那贴那个长呀,看到最后头都晕了~~~然后又冒出来几个帖子。。。。看来每逢组培话题,大家都很兴奋呀~~~~~~作为组培一线的实践者,我提几个自己的意见吧,供大家板砖:
1、黑皮大仙说的很对,组培是一种侵权繁殖手段,这个还不像砍头、叶插等小批量繁殖方法,毕竟大生产量的组培会对植物市场价格产生严重影响、低质量的组培苗掺入后还会败坏铭品的声誉。希望未来我们多肉圈子能形成一个共识,看看怎样监管组培苗生产或者市场准入,当然这个还需要在建立公信度较高的全国协会的基础上,目前看来难度相当大。
2、组培技术的高低其实更多的是决定组培苗数量和硬化期的抗性,一般来说不会导致大范围的退化和变异,毕竟激素不是诱变剂,能改变遗传特征的话,组培操作者早就成异形了。。。。但是,在组培过程中由于技术的粗糙,大量滥用激素,可能会导致植物体的驯化,也就是对激素的需求会改变,这种情况下的组培苗会产生一些移栽后的退化或者表观遗传学变化,这些恐怕就是我们所谓的组培苗质量底下问题。在没有完全消除这种残余效应的情况下,组培苗可能会出现开花和授粉的异常、外观的变化和特征呈现迟缓或者过早,抗性弱和易死苗,这些情况都是组培过程中由于滥用激素导致的。以前小王和黑皮大仙发过相应的帖子,大家可以参阅。
3、组培苗有个体变异,就像有的朋友说的,因为基数大、繁殖快,可能存在突变,突变其实比例还是很低的,我们大多数遇不到。我算比较幸运,从老朱的R2中选出了一个超级绿岛,可惜后来再找类似的已经找不到了。从某个角度上说,变异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
4、组培苗的硬化或者说炼苗(炼苗是教科书的名词,硬化是地区行业内的俗称),硬化到什么程度算到头,这个需要有相应的标准,但是目前中国多肉植物组培苗商业化标准还没建立起来,因此都是组培者自己决定的。沈阳老朱组培硬化做得好,因为他有温室有场地,可以养大在出售(养大了卖价还可以提高呢);但是对于我这样的研究型组培,则做不到养大了再卖(家里环境长的速度远低于温室,我也没精力养大),所以就要把握好什么 标准算硬化完全,我的定义就是组培苗经过一次发根后切根,“从正常组织上发出正常维管束结构的根系”,这一点可能比较费解,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砍根一次后,再发根,植物会经历激素自平衡过程,基本上在后期栽培中不会有太大问题,出售的时候我也会提示“组培硬化苗,经过一个生长期后可转变为正常生长速度”,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因为我有个售后服务,就是死了免费补,所以还是了解苗子出去后的动向)。至于其他暗地组培的小作坊是怎么样的,我就不清楚了,据黑皮大哥告诉我现在有一些小作坊出来的组培苗根本没有硬化,造成死亡率很高,我想这种情况也是可能出现的。在日后我也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加强售后服务。
5、组培这门技术如果总是以大量复制为目的,其实就把组培这门技术走死了,市场也就毁了,毕竟多肉市场不是蝴蝶兰市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健康的组培技术,应该应用到对特定稀有植物的规范化、限量组培上,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多的杂交母本或种苗,以利于大家对这个品种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铺天盖地的轰炸市场。
6、在普及方面,组培辅助的普及需要有个过程,不能盲目的去组培一切品种,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普及鬼岩城、普及月光,但是如果同时普及高端的飞鸟、普及高端的大黑,显然这是要乱套的。所以爱好者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组培保持一个逐步发展的水平,市场才会健康,最怕一拥而上,一哄而散。
7、组培技术的深入,一个是把握技术质量、商品质量,更关键的是怎么样为育种做好服务。以前跟几位前辈交流时候,大家都觉得组培一些好的杂交母本是很必要的,因为有大量母本才能获得更多筛选新品种的机会,我也是非常赞成。同时,我们也在开发基于组培平台的育种技术,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如果成功的话,对现有的育种将是一个重大的辅助作用。这种技术在安祖等花卉上早已应用,连我们吃的玉米、水稻也都是这样在做育种。不过,高技术育种,一方面需要大家的理解,更需要有人投入进来。
8、组培的话题敏感度之高,是我未能想象的。2年前我把组培拿到了桌面上,目的是让爱好者们了解组培,认识组培,把被妖魔化、暗箱操作化的组培拿回阳光之下,当然也为此做了很多工作,遗憾的是市场似乎越高越乱,我自己也深表歉意和遗憾。至于说我有没有从中牟利,客观说,挣钱肯定挣一些,但我的终极目的不是这点目光短浅的小钱(我在大学当老师,也不差钱),我认为把一项技术发扬光大,真正从质上提升我们国内在多肉栽培上的生物技术意义更大,归根到底希望为多肉圈子做点事。可惜,事与愿违,弄巧成拙,近年来我已经把目标转向于栽培技术的简易化上了,比如提出了酸水理论等,换个角度为大家服务。组培我已经废掉2年了,以后也不打算继续做了,主要是是非太多。
9、组培由于存在巨大而利益,我估计是停止不掉的,永远会有无数的人在做,有人在明,有人在暗,这些都不重要。就算舆论再高涨,暗地操作还是相当普遍,毕竟组培苗长大以后是很难分辨的(不是说绝对无法分辨,但是需要很深的经验),因此组培苗还会存在,并且会越来越多。放下组培苗质量如何不谈,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一个诚信问题,商家如果能坦诚讲出我的苗是组培的,这样把选择权留给消费者,我认为也算是对得起良心的行为。当然如果未来有了一套监管措施、行业行规或质量标准,恐怕组培苗滥做的情况会好很多,不过短期不可能。

以上,就是我个人观点,更是肺腑之言。希望大家继续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6 收起 理由
老李 + 1 组培不是洪水猛兽
花盗 + 1 组培不是洪水猛兽~支持组培~也支持杂交选育 ...
麦秆 + 2 何时能为我组培个万象啥的?
痣多小新 + 2 说的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0-10-25 1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exhong 于 2010-10-25 15:37 编辑

组培这东西有市场就有人做呗
有利益存在就会有人去做的,现在表面上沈阳什么的组培做的比较出名,岩大师现在基本上也是组培的代名词,12组培技术简单,个人折腾下也可以做,委托也可以做,暗地里估计有无数的人在做组培,国内现在组培苗的存量估计已经是个天量了,如果真的出来,估计完全不是这个市场能够接受的.
反正爱好者就是爱好者,对于这些好象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我觉得我对于商家的要求仅仅是在出售苗子的时侯能具体说明苗子的来路.让人买个放心.
现在我个人买苗子到不是怕买到组培苗,而是怕出了大价钱买到的是组培苗.毕竟组培的成本大家都知道,花上千或者几千去买一个组培我心理是不舒服的.如果是合适的价格买点组培玩玩那也是无所谓的事情,养花,养什么都是养.而且组培货并不完全是垃圾的代名词.
但是国内的现状就是这样,现在买苗子我第一想到的就是组培,基本上现在已经不敢在国内买苗子了,除非几个比较有信誉的玩家手里.
现在有些12的情况就已经是这样了,想买非组培的已经绝迹了,要买就只有组培的,而且组培的技术还不过关,养大以后和原有的品种有差别.浪费感情
3#
发表于 2010-10-25 15:28 | 只看该作者
板凳一个
4#
发表于 2010-10-25 15:30 | 只看该作者
地板坐一个 。慢慢欣赏
5#
发表于 2010-10-25 15:41 | 只看该作者
先占楼,再收藏
头像被屏蔽
6#
发表于 2010-10-25 15:47 | 只看该作者
不是组培的养大也会有差别吧.
7#
发表于 2010-10-25 15:48 | 只看该作者
仙人球能组培嘛?一块表皮,一个刺座~~~
8#
发表于 2010-10-25 16:10 | 只看该作者
强贴留名,可惜了
9#
发表于 2010-10-25 16:21 | 只看该作者
乱啊,有些人才好混水摸鱼。
10#
发表于 2010-10-25 1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岩鸣
讲的非常好,组培苗其实很正常,最关键的就是要有诚信。

    另外岩鸣老师不应该把组培废掉,这对我们爱好者来说是一大遗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5-4-20 21:06 , Processed in 0.044351 second(s), 13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