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阿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士童资料翻译篇www.frailea.com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19 1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42 编辑

图示39是F. gracillima的原型种。具少量带疣突的棱,1或2个中刺,中刺颜色较暗,比周刺长很多,周刺颜色为白色,刺座下为月牙形的浅凹槽。这个种有很多的变形,每个种群都有轻微的差异。例如有些中刺是直的,有些是弯曲的,有些刺座下边还没有凹槽呢。唯一一个现在被认可的亚种是horstii (Ritter) Braun & Esteves Pereira。这是一个低矮的种,具更多的棱和中刺,中刺的数量和周刺相近(如图41和42)。他们的生长区域在Caçapava do Sul和 Encruzilhada do Sul and Piratini之间。代表类型就是图41所示,但是还有比图42更加低矮的型在Encruzilhada do Sul南部。尽管亚种horstii和gracillima种是有差异的,但是很难区分。这可能是整个分布区域内的种之间逐渐的演变和相互融合的结果。尽管形式多变,但是F. gracillima还是很容易被识别的。

未命名.jpg (64.14 KB, 下载次数: 53)

未命名.jpg
32#
发表于 2009-1-19 1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45 编辑

Frailea mammifera Buining & Brederoo被划分为两个亚种,典型的亚种ssp. mammifera生长在Rio Grande do Sul 州Dom Pedrito镇北部,亚种angelesiae R Riesling & Metzing生长在阿根廷东北的Dep. Concordia, Prov. Entre Rios。我去的是这个种的典型生长地,植株为球状,直径有3cm,有16条疣棱,疣突是明显,刺座上8个刺,均为周刺,橘黄色,形如羽毛。他们生长在石缝的泥土中,但我到之处这个种的数量不是很多,不知道是因为这个种是比较稀有的缘故,还是干旱期都躲进土里看不见了。外形上看,F. mammifera和F. buenekeri类似,且离F. buenekeri ssp. Densispina的生长地不远,这两个种具相同的疣棱,所以可能他们之间疣密切的关系。

未命名.jpg (64.69 KB, 下载次数: 54)

未命名.jpg

未命名1.jpg (58.16 KB, 下载次数: 58)

未命名1.jpg

未命名2.jpg (74.42 KB, 下载次数: 52)

未命名2.jpg
33#
发表于 2009-1-19 1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46 编辑

Frailea phaeodisca (Spegazzini) Spegazzini:我个人认为这个种和F. castanea 、 F. buenekeri一样,是士童属里边最吸引人的种。植株颜色为深绿色至褐色,株体扁平,许多矮棱,棱之间的界限明显,有一条深色的垂线,刺座有黑色毡毛,非常细小,白色的周刺紧贴株体,刺座下有深色月牙状浅凹槽。Frailea phaeodisca最初在乌拉圭发现,当初认为是F. pygmaea的变种,但很快升格为一个单独的种。它有广泛的分布区域,但是无论在那里它都是一个稀有的种。我只发现了几个种群,有几个在Minas do Camaqua,Caçapava do Sul市附近(如图45和46),其他的几个在Santana do Livramento和Quaraí市的西部区域。该种在最近的发现地被描述为另一个种,称为Frailea perbella Prestlé,但是这最多算是一个Frailea phaeodisca的变种,只是株体略长,刺座颜色略深,球身覆白刺(图48)。在同一个区域,也可以发现F. phaeodisca其他的变形(图49)。该种生长在岩石块间的沙壤中或岩石缝中。和F. phaeodisca一样,在干旱期隐身,被块根将球体拉进土壤中。

未命名.jpg (62.32 KB, 下载次数: 50)

未命名.jpg
34#
发表于 2009-1-19 1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51 编辑

Frailea pumila (Lemaire) Britton & Rose:这个种分布广泛,巴西的Rio Grande do Sul、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都有分布。
甚至有报道说在哥伦比亚有发现,被定位一个独立的种,名为Frailea colombiana (Werdermann) Backeberg,但是这个种与其他的种的分布区域相聚相聚甚远,很可能是人工引入的。由于这个种分布广泛,在不同的地方也被给了不同的名字。但是,至少在巴西,F. pumila在外形上是完全一样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刺的颜色,刺的颜色能从白色(图50)变到奶黄色(图51),到金黄色(图52),甚至是红棕色(图53)。金黄色刺形式的与生长地岩石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他们很容易被发现。

未命名.jpg (61.86 KB, 下载次数: 52)

未命名.jpg

未命名1.jpg (62.3 KB, 下载次数: 51)

未命名1.jpg

未命名2.jpg (52.68 KB, 下载次数: 53)

未命名2.jpg

未命名3.jpg (53.8 KB, 下载次数: 53)

未命名3.jpg
35#
发表于 2009-1-19 11:52 | 只看该作者
Frailea pumila是最大球状士童的一种,能达到5cm的直径。有数量众多的低矮疣棱。刺座上有白色的毡毛,大约18根略带弯曲的周刺,指向四面八方,有1-4根中刺,与周刺差异不是很大。老年植株会变得略微柱形。这个种在Rio Grande do Sul州西南部分布相当广泛,从Santana do Livramento以西到阿根廷接壤的边界,还有Santiago和São Borja市的北部。我经常发现他们生长在小溪(巴西的部分地区叫做arroyo)边的岩石床上或是有季节性洪水侵袭的岩石裸露区域。在这些地方,F. pumila和苔藓生长在岩石缝隙中,他们利用发达的块根牢牢的扎根于岩石间。其他种的士童也具F. pumila的这个习性,如F. castanea, F. phaeodisca 和F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

未命名.jpg (61.13 KB, 下载次数: 53)

未命名.jpg
36#
发表于 2009-1-19 11:53 | 只看该作者
Frailea pygmaea (Spegazzini) Britton & Rose:顾名思义(pygmaeus意思矮小),这可能是士童属最小的种,有些型的球体直径不超过1、2厘米。分布广泛,在巴西,乌拉圭,阿根廷都有分布。在Rio Grande do Sul州,它们主要生长在东南部山区,还有Santana do Livramento市西部地区。我发现了大量的F. pygmaea的种群,非常普遍。这也是一个多变的种,比F. gracillima还要多,但F. pygmaea的种形在Rio Grande do Sul州的分布中心(该州的东南大部分地区,从Bagé市的东部到南部)非常统一,在其分布区域的北部、西部边界形式却多变。与种型多变相对应,相应的不同形式也被冠以不同的名字,有些被认可有些是无效的。
典型的F. pygmaea有淡绿色扁平的球体,矮棱,棱由扁平的疣突(在球体脱水的时候更能明显看出)组成,刺座具白色或淡黄色棉毛,周刺较短,白色,偶尔会有1、2个小中刺(图54)。Caçapava do Sul市附近我发现些球体比较圆,刺座上长有较长的白色,刺根部为橘黄色(图55)。在 Caçapava do Sul的西南部和Lavras do Sul镇的西部,有些植株刺座下边有明显的月牙形凹槽(图56)。Dom Pedrito市西部和北部,我发现植株,具黄色刺和棉毛(图57)。虽然各有差别,但是所有这些变种与典型的F. pygmaea相差不大。

未命名1.jpg (91.07 KB, 下载次数: 54)

未命名1.jpg
37#
发表于 2009-1-19 1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1:57 编辑

最具特色的变种,别且被确认是F. pygmaea种属的,是生长在Rio Grande do Sul的亚种albicolumnaris (Ritter) Hofacker。这个种型具灰绿色表皮,疣突明显的棱,棱线垂直。顾名思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球体会逐渐变为柱形。Santana da Boa Vista城附近,我发现了另一个高大的F. pygmaea种型(图59),这和亚种albicolumnaris不同的。这个种型在当地相当壮硕,直径4cm,高度8cm,明显的柱形。除了外形和大小不同,他们与典型的F. pygmaea在刺型和月牙形的浅凹槽上非常相似。
到目前为止,最让人疑惑的F. pygmaea种型是我在Rio Grande do Sul州西南部的Quaraí市发现的一个种群(图60)。该种型的外形和发现地点都符合Ritter'对 Frailea aureispina的描述,当初该种被归入了F. pygmaea。我把我发现的这几株和Ritter(1979:209)描述的Frailea aureispina认真对比,发现这几株确是Frailea aureispina。但是,这个种不太像F. pygmaea:带暗色棉毛的刺座和F. phaeodisca类似,黄至橘黄的刺比F. pygmaea强的多。并且,在这个区域,没有其他形式的F. pygmaea生长,但是F.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却很多。F. schilinzkyana种有很强的刺,刺颜色从黄色变化到深褐色,除了这些特点以外F. aureispina和他们一点都不像。可能F. aureispina和F. pygmaea根本就不相关,他的这些特征可能是F. phaeodisca 和F.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杂交的结果,因为这两种母本附近就有生长。这只是一个假设,这个种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

未命名.jpg (73.57 KB, 下载次数: 52)

未命名.jpg
38#
发表于 2009-1-19 11:57 | 只看该作者
Frailea pygmaea经常生长在裸露的岩石碎块缝中,这些碎石区域植物生长竞争很小。在这里地方我除了发现Frailea pygmaea ,还发现了F. gracillima和F. buenekeri,F. aureispina的情况却不同,他们通常和F. castanea生长在一起。
Frailea schilinzkyana (Schumann) Britton & Rose:生长在Rio Grande do Sul的这个种被Ritter (1979: 206-207)取名Frailea perumbilicata。Hunt (2006: 125)划到F. pumila种下,他书中说它和F. schilinzkyana的区别也不是很清晰。F.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与F. pumila生长区域是重叠的在几个地方,如Rio Grande do Sul 州的Santana do Livramento 市和Quaraí 市之间,但他们之间区别还是明显的,F. perumbilicata应该从F. perumbilicata(我认为这里应该是F. schilinzkyana,但是原文写的是我翻译那个词,我猜可能是写错了)种分离出来,,因为F. schilinzkyana和F. pumila的区别不明显,F. perumbilicata和F. pumila是完全不同的。

未命名.jpg (31.18 KB, 下载次数: 51)

未命名.jpg
39#
发表于 2009-1-19 1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i123456ok 于 2009-1-19 12:00 编辑

这一观点也被Hunt(2006: 124-125)对F. schilinzkyana 和 F. perumbilicata区别的描述所支持。直到F. perumbilicata的问题弄清以前,我将沿用F.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这种形式。
Frailea schilinzkyana (F. perumbilicata)发现于Rio Grande do Sul西南部的Santana do Livramento市周边地区,Quaraí市西部也有分布。这个种有点像F. pygmaea,不同在于株体更圆,表皮灰绿至褐色,生长点凹陷(参考一下F. cataphracta),扁平的棱上几乎没有疣突,刺座上被强刺,刺颜色深黄色至红棕色,有的几近黑色,花蕾上被有显著的暗色刚毛。它生长在裸露砂岩缝隙中,在当地数量很多。F. castanea, F. phaeodisca 和F. pumila 经常和它生长在一起。
Frailea的分类还没彻底明确,必须做更深入的研究,调研更多的种群和更多的样本,研究种群内和种群之间的生态形式和遗传变异特性。最新的分类版本必须在完全深入的研究后才可以推出。刨去分类问题,士童种是一个美丽的而有趣的植物,希望文章中的图片和描述能够展现出这些。他们不用占用太大的空间,值得广泛种植。
Marlon C Machado

未命名.jpg (65.62 KB, 下载次数: 56)

未命名.jpg
40#
发表于 2009-1-19 12:01 | 只看该作者
封底: Frailea buenekeri ssp. centrispina nom. prov.结果子
新种Frailea buenekeri subsp. densispina ,由Marlon Machado在巴西的 Rio Grande
do Sul发现。刺旁具软毛, 果子上也有, 这个特点ssp. densispina 也有,但是程度要
轻, ssp. densispina也没有中刺。
这个种群的最大威胁是羊啃, 许多都球体被吃了,幸运的是多数都能生出新头,本文中有描
述。本文是作者对巴西南部部分士童的归结, 照片由作者拍摄。

未命名1.jpg (78.45 KB, 下载次数: 56)

未命名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仙珍圜 (鲁ICP备2021037596号)

GMT+8, 2024-11-1 14:21 , Processed in 0.044722 second(s), 9 queries .

© 2008-2013 XianZhenYuan.cn ,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